骨质疏松,又称为骨质疏松症,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。它是指由于骨骼中钙质流失过快,骨质因而变得稀疏、脆弱,易于发生骨折等问题。那么,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些呢?
第一,骨折风险增加。骨质疏松使得骨骼变得脆弱,骨折的风险因此相对增加。特别是腕部、脊椎、髋关节等部位的骨折更为常见。
第二,身高下降。骨质疏松会导致脊椎骨的压缩性骨折,使得脊椎压缩,进而影响身高。长期下来,身高会有明显下降。
第三,骨痛。骨质疏松患者常常会感到骨骼的疼痛,尤其是在长时间的活动后或是受力时,疼痛感会加剧。脊椎骨折的患者,还可能出现慢性背痛和颈痛。
第四,骨骼变形。骨质疏松会使骨骼变得脆弱,出现骨折的同时也会出现骨骼的畸形,如背部弯曲、手腕变形等。
第五,运动功能受限。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脆弱,发生骨折的风险增加,这使得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,以致对运动的功能容易受限。
第六,牙齿松动。牙齿是人体的一部分,骨质疏松会影响到牙齿的牙槽骨,导致牙齿松动、脱落。
第七,外形改变。骨质疏松会导致身体骨骼的疏松和骨折,进而出现脊柱前凸等外形改变。
第八,易疲劳。长期骨质疏松的患者,由于骨骼的脆弱,运动代谢功能降低,容易导致疲劳感加重。
总的来说,骨质疏松的症状主要包括骨折风险增加、身高下降、骨痛、骨骼变形、运动功能受限、牙齿松动、外形改变和易疲劳等。如果你出现了以上一些症状,建议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,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,保护骨骼健康。同时,保持适度的运动、均衡的饮食以及规律的生活作息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