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血糖是人体血糖浓度过低的状况,它常常是健康问题的信号之一。除此以外,低血糖也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。严重的低血糖症状足以危及患者的生命。那么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低血糖呢?
低血糖可以看做是机体代谢失衡的一种表现。一般分为两类:饥饿性低血糖和非饥饿性低血糖。饥饿性低血糖发生在长时间未进食的情况下,此时身体需要自主动员储存的糖原来提供身体所需能量。如果不及时补充食物,糖原储备耗尽就导致低血糖。非饥饿性低血糖则往往源于药品或某些代谢疾病等因素。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。
饥饿性低血糖是最为普遍的低血糖类型。这类低血糖主要发生在长时间饥饿、过度运动和空腹喝酒等情况下。因为身体长时间不进食,消耗糖原过多致使血糖浓度降低。及时进食后就可以消除症状。如果患者饥饿状态持续,肝脏糖原也将耗尽,血糖浓度无法保持正常范围,导致低血糖。
另外,特别是糖尿病患者,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之后容易出现低血糖。药物将有效降低血糖浓度,但同时也可能降低血糖浓度过低,导致低血糖。另外,胰岛素分泌过多也可能引起低血糖。
低血糖也可能伴随某些疾病。在严重肝肾不足、内分泌失调、酮症酸中毒等情况下,机体不能像正常情况下一样储存和合成足够的葡萄糖,导致低血糖。在这些情况下,低血糖不仅仅是对身体本身的威胁,也反映了身体内的病理改变。
接下来,我们来阐述中医的角度。中医认为,低血糖主要源于脾胃虚弱,肝脾失调等原因,这种认识得到现代医学证实。胃为后天之本,为五脏六腑之源。脾胃虚弱则导致脾胃不能正常做糖、化糖的功能,或者在消耗糖的过程中生成的热量不足,从而低血糖。肝脾失调则会导致气血不足,脾失健运,中气下陷。
总之,低血糖虽然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,但也不能视为小病。一旦感到症状,及时吃一些饼干、糖果、啤酒等能够快速补充血糖的食物。而长期低血糖则需要考虑是否患有慢性代謝类的疾病。同时,正常饮食、均衡营养和适量的运动,能够预防和缓解低血糖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