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或回肠末端黏膜上的一种良性肿瘤,通常形状类似菜花,常无任何症状,但极少数可恶变成结肠癌。肠息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肠道病变,其病因较为复杂,与多种因素有关。
一、营养不良
营养不良是肠息肉的一个常见原因,特别是钙、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营养素缺乏会导致黏膜上皮细胞不正常,从而导致肠道黏膜增生。
二、肠内炎症
肠道黏膜的炎症和细胞凋亡也是引起肠息肉的重要因素之一,病原菌侵入肠道、饮食不卫生等因素易导致肠道发炎,从而影响胶原蛋白的合成和修复能力,导致肠黏膜增生,形成肠息肉。
三、肠道不良习惯
肠息肉还与肠内便秘、腹泻、大便不规律等肠道习惯有关,因为这些不良习惯会延长肠道中脱落细胞的滞留时间,使细胞受到反复刺激,容易形成肿瘤。
四、遗传因素
有些人得了肠息肉,背后是有遗传原因的。一旦患者家族中有肠息肉等结肠癌病史,那么该患者更易于患上肠息肉,这也是导致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针对肠息肉,中医治疗具有独特优势。《黄帝内经》提出“治未病”,在防范肠息肉形成上也有重要作用。日常饮食宜清淡,低盐、低脂、高纤维,多吃绿色蔬菜水果和高钙低脂的食物。中药治疗方面,治疗肠息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配制方药,并结合针灸、推拿等方法进行治疗。根据中医认为的“肝主疏泄,肝失疏泄则谷气不化”原理,经常按摩足三里、压迫合谷等穴位,对缓解肠胃肌肉张力,促进肝胆液循环排泄等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。
总之,肠息肉有多种致病因素,患者应注意营养均衡,保持良好的肠道习惯,尤其家族病史患者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,中医治疗可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,以减轻患者病情,提高生活质量。